“深蓝双创班”开展《项目深化训练》学期总结交流

发布者:创新创业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8浏览次数:10

创新创业学院“深蓝双创班”是学校跨专业组建的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2024级共有25名学生,来自全校10多个不同专业。上学期,班级分为机械、软件、硬件和商务四个学习小组,开设《项目基础训练》课程,在专业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分组学习机械制图、C51程序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经济学、电商技能等综合性专业基础知识。

本学期,班级开设《项目深化训练》课程。各组学生在校企导师指导下继续深入学习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技术嵌入式应用开发基础电气控制技术EDA设计与开发商务数据分析营销策划等综合性专业核心知识。同时,结合学生兴趣和导师推荐,组建了机械、电控、软件和商务项目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创项目、专利撰写等。同学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踊跃参加省职业技能大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并主动参与企业产品的创新研发。本学期结束前,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分别组织本项目组同学,开展《项目深化训练》学期总结汇报及成果交流。具体情况如下:

机械项目组同学在黄大成等导师指导下,共同参与“交通锥自动收放系统”研发项目。该系统由传送装置、收锥系统、扶正系统及放锥系统组成。目前项目组同学基本实现了传送系统的结构设计及视觉算法搭建。项目组学生成果还包括:唐嘉伟同学主持研究的“分体式船舶(船舱)减摇系统”科技创新项目成功申报大创项目,并参加“鲲鹏杯”校赛选拔;慕雨欣同学获得“江苏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法律实务赛项”三等奖。

电控项目组同学在王恺等导师指导下,共同参与“养猪场饲喂控制系统设计”研发项目,要求学生掌握PLC应用技术、MCGS组态监控系统的构建、电气控制原理分析以及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目前项目组同学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一套满足基本功能的养猪场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与调试。项目组学生成果还包括:朱永康同学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智链舱港——散货码头全流程智能装卸解决方案”科技创新项目从“鲲鹏杯”校赛中脱颖而出,被推荐参加省赛;李帛达、周晋伊、朱永康三位同学获得蓝桥杯(电子赛)江苏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软件项目组同学在戴立坤等导师指导下,主要开展“嵌入式应用开发”项目学习实践,重点培养学生掌握RT-Thread线程管理、IPC通信、设备驱动框架,以及LVGL的UI设计、事件处理与优化技巧,并结合CH32V307的硬件外设(GPIO、UART、FSMC、LCD)进行实践。目前项目组学生均掌握RT-Thread与LVGL的开发流程,并能独立完成嵌入式应用设计,提升了系统调试和优化能力。本项目组学生成果还包括:徐顶瑞、章静怡同学获得“2025年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三等奖。

本学期的《项目深化训练》中,在赵大伟等企业导师指导支持下,班级同学还组建了企业项目组,参与“智能外骨骼”“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等真实企业项目的创新研发。其中,“智能外骨骼通过智能感知、仿生驱动、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能够做到实时反映人体动作感知环境变化增强运动能力在医疗、军工、民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作为现代光电传感领域的核心元器件,在工业检测、医疗诊断、智能驾驶及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目前企业项目组同学取得成果包括:协助完成“校企产学研创实训中心”建设;商务组完成企业项目的前期调研、市场分析,并重点参与探测器项目文献收集、优化设计和研发实验;机械组完成初版机械手的模型设计硬件组完成肌电信号(EMG)采集与处理、力反馈传感器数据校准、利用硬件测试平台测量肌电信号软件组完成初版机械手预定程序的编写等。

近一年来,“深蓝双创班”在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专业学院支持帮助下,努力探索具有海事特色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希望今后能够更好地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入更多的优质项目和导师团队,共同推进“深蓝双创班”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为学校新双高建设作出贡献。 

撰稿人:许传久

审核人:陈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