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学院举行《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创新创业学院发布时间:2025-10-17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强化就业创业课程的育人效果,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提高《创新创业基础》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创新创业学院于2025101515时在创客方舟二楼大厅会议室召开了《创新创业基础》集体备课会。创新创业学院杭俊副院长、全体《创新创业基础》任课教师参加此次备课会,会议由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中心主任陈静主持共同研讨新学期的教学安排与课程改革方向。

会上,杭俊就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建设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全体教师主动探索、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他强调,要重点研究“青蓝云”与“超星”双平台融合并行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信息化教学路径,夯实全校创新创业实践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水平赛事提供有力支撑。

在备课会议上,陈静率先对《创新创业基础》首次备课会后的课程调整建设及修改状况进行了扼要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采用“青蓝云”与“超星”双平台并行的模式。新投入使用的“青蓝云”数字化教材平台将承担30%的线上自主学习任务,其学习成绩将折算为期末总评成绩。而“超星”平台则作为线下教学和AI赋能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托。其次,她阐述了本学期将创新性地筹备举办校级创新创业大赛改革事宜,以推动课程教学与赛事实践的深度融合。课程考核会将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班级路演与校级大赛进行有机衔接,通过班级路演选拔出优秀团队作为种子队伍参赛,从而达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育人目标。

随后,宋春雪老师对本学期AI+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改革方案进行了系统阐释,本次课程改革以OBE理念和项目化教学为核心动力,旨在系统重构课程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可评估、可迁移的创新核心素养。改革的关键在于将AI作为提升学生能力的“放大器”,而非单纯的技术展示,力求为教师减轻负担、为学生赋予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AI驱动的创新者。

最后,与会教师围绕两大平台的资源调用规则、教学活动发布流程、学生分组管理方案及项目评价标准等实操细节展开充分交流,进一步明确了新学期教学实施路径,解决了前期教学筹备中的重点疑问。

本次备课会内容丰富,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将教学过程与创新创业大赛培育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赋能,共同探索AI赋能教育的新路径,努力将创新创业基础课打造成为一门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稿:陈静

审核:杭俊